谁的得分高-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

理解余数的含义之后,教材进一步借助用不同根数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,再加深学生对于数即有余数除法含义理解的同时,通过数规律的变化,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,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。在运用这一关系解决百五边形三角形剩余的小棒根数的问题,听话学生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,在理解余数的含义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,为了更好的教学有余数、除法的计算,也就是教学试商的方法,同时为后面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做好准备,教材编排了一三教学除法竖式。 
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除法,竖式教材仍然借助操作,通过与横式的对比,呈现除法竖式的写法,直接呈现了除法、竖式各部分的名称,并结合小棒操作理解各部分的含义。表内除法的竖式则让学生通过迁移学习,重在理解术式中没有余数时竖式的写法,也就是在于数的位置,用零来表示,没有剩余。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,道除法、竖式的教学为止,有余数、除法的商都是通过操作得到的,还没有涉及到有余数、除法的抽象计算,为了能使学生更为熟练的进行除法计算,为后面计算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。 

四年级数学上册

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思维导图

四年级数学题100道

说教材: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
本节课所讲的是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节的内容,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、减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,是对100 以内连加的应用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为学习100 以内的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,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。
说教学目标
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,以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,
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。知识目标:能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,会读表格,并能简单的分析数量关系,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。能力目标:能正确计算100 以内数的连加运算,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。
情感目标: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、细心、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。

结合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,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。
学生已经会用除法解决没有余数的平均分实际应用,有余数除法也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计算。所以,不单独编排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,而是结合着计算进行教学。
教材把解决有余数实际问题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单元,设计成两个层次:一是根据平均分物体的情境图,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,从图画里看出商和余数;二是列出除法算式,笔算有余数除法,得出实际问题的答案。
第一层次的内容主要安排在配合例1与例2的“想想做做”中。其中第2、3题都是看图写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,让学生联系原有的除法概念,体会“14朵花,每个花瓶插4朵,求插了几瓶、还剩几朵”,以及“14朵花,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,每个花瓶插几朵、还剩几朵”仍然是平均分的问题,仍然用除法计算。只是现在的平均分有剩余,现在的除法有余数。

教材专门编排了例四让学生探索并掌握试商的方法。第四,用除法竖式进行试商,充分的显示了引入除法竖式的必要性。能清楚的看到分完的部分和未分的部分被判断商是否合适提供,方便在具体编排上教材已想的方式提示了试商的方法,找出与除数相成最接近被除数,而且小于被除数的基,并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断商是否合适。当然试商的方法是结合着具体计算进行提示的,并没有抽象的进行总结,只要学生有所体会即可。以上是有余数、除法的含义及计算的编排情况。 
在这部分内容之后,教材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例题,也就是例5和例6,我们首先来看例5。第五是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,关键在于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要用进一法确定答案。比如第五中由于都要去划船,因此永章的两人也要租一条船,也就是要租5+一条船,商家一才是问题的答案,而做一做的第2题中,由于余数是1或者2,不够再买一个面包,因此不需要再伤上加一所除得的商就是问题的答案。由此可见,解决这类问题重在结合实际问题,理解余数的含义,进而对有余数除法的商进行不同的处理加一或者不加E从而解决问题的。 

说教学重点与难点
教学重点:能正确计算100 以内数的连加运算,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。
教学难点: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,能够运用100 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。
说学情
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、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心理特点,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,从而采用情境教学法,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境体验,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,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,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,转变教师角色,给学生较大的空间。开展探究性学习,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对计算方法的独立思考,并与同伴交流,亲身经历问题提出、问题解决的过程、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。

第二层次的内容主要安排在配合例3的“想想做做”的第4、5题和练习一第5、6题。学生需要从图画情境里或文字叙述的题目里,找到把总数量平均分的数量关系,列出除法算式,笔算出商和余数;要体会所求的商是什么数量、余数是什么数量,为它们选择适当的单位。在这里,找到平均分的数量关系是列出除法算式的前提,而体会商和余数的具体含义是正确写出单位名称的关键。
第三层次是练习一的第9~11题,重点引导学生灵活选择算法、灵活处理余数。做一个灯笼用4张纸,30张纸够不够做8个灯笼?这个问题可以用除法解答,也可以用乘法解答。45个皮球,每6个装一盒,全部装进盒中至少要多少个盒子?5元钱买每支6角的铅笔,最多买几支?这两个问题都需要联系实际,或是去掉余数,商增加1,或是去掉余数,商不变。这里虽然涉及到“进1”或“去尾”的数学方法,但只是联系实际、联系生活经验的具体处理,不是教学“进1”法和“去尾”法。要允许部分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,在以后的解题中,慢慢地体会并掌握处理余数的方法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